I 型糖尿病(DM)小(大)鼠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目前已经成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第3大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完全不能分泌或者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有效使用胰岛素,从而导致葡萄糖水平升高时发生的一种慢性疾病。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
“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

其中I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患者占糖尿病患者的10%左右。I型糖尿病,也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mellitus,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其根本机制是负责产生胰岛素的
胰脏β细胞被自体免疫系统错误地破坏,导致内源性胰岛素缺乏并引起高血糖症。
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小鼠发生的1型糖尿病模型,与人类I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以及胰岛形态学改变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STZ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化学诱导剂,它对动物的胰岛β细胞有特异性的破坏作用。利用该特点,使用高剂量的STZ诱导动物胰岛β细
胞的坏死,从而来引发动物发生I型糖尿病。具有方法简单,用药量小,特异性损伤胰岛β细胞、药物毒性较低等优点。